跳到主要內容
:::

淺談幼兒情緒能力與發展

點閱次數|175次

文/謝妃涵  圖/謝妃涵

前言

    自106年起,教育部將情緒領域納入幼兒園教保課程大綱中,情緒成為一個新的、且必備的學習經驗。但是許多幼兒園依然把情緒領域的學習放在午睡、點心或午餐時間,沒有把情緒教育當作真正需要學習的經驗,甚至有許多老師認為,情緒沒辦法教,只有發生行為問題的時候進行機會教育已夠。

    目前研究已證實情緒能力好的幼兒會有較好的友伴關係,在遊戲中也比較多互動行為,且較能調節負面情緒(Lindsey & Colwell, 2003),也已有許多研究證實在幼兒園進行情緒教育可以獲得良好成效(翟敏如,2012; Kramer, 2010; 謝妃涵、何斯美,2022)。情緒能力會影響社會能力,甚至影響將來的成就發展,因此身為老師與家長需了解幼兒情緒能力的發展有哪些面向,才能培養幼兒成為高EQ的幼兒。

情緒覺察與理解

    情緒認知能力包含情緒覺察與情緒理解能力。三個月大的嬰兒就開始發展情緒覺察辨識能力,之後,孩子年紀漸長,覺察與辨識情緒的能力會越好,到了七至十個月,嬰幼兒也產生社會推論(social referencing)能力,亦即從他人對陌生情境的反應來調整行為。如:發現媽媽跟某位陌生人很熟悉,孩子對這個陌生人可能會降低戒心。之後,隨著語言能力成熟,三歲的幼兒開始用形容詞來形容情緒,如:今天去遊樂園玩,我很高興,這個時期就可以開始引導幼兒遭遇挫折時不要只是大哭,可以嘗試用說的。到了五歲,幼兒的情緒覺察能力更成熟,他們已能從多種線索辨識情緒(如:表情、動作)。

    情緒理解則是指幼兒能理解情緒產生的原因,三歲幼兒能夠初步分辨不同情緒,如:快樂與傷心,一直到七歲,兒童能夠觀察到更細微的情緒差異,如:傷心與害怕。同時,幼兒也開始瞭解情緒能同時並存,如:突如其來的生日驚喜可能感到驚嚇卻又開心。

    幼兒的情緒認知能力並非自然而然形成,父母可以常常利用機會與幼兒討論引起情緒的原因,有助於幼兒對於情緒的認識與理解,等幼兒口語表達能力較好時,可以開始教幼兒情緒詞彙,市面上有許多情緒繪本,也可以透過親子共讀促進孩子情緒認知能力。

情緒表達與調節

   每個社會都有一套情緒表達規則,在某些場合可以表現某些情緒、不能表現某些情緒,如:即使收到不喜歡的禮物也要表達高興的才是有禮貌的行為,隱藏真實情緒也是幼兒長大後要遵守的文化規則之一,但是一直到五歲,因為認知發展的關係(欺騙技巧尚未非常成熟),幼兒都還無法有技巧地隱藏情緒,所以學齡前的幼兒總是令人覺得很天真,這也是原因之一喔!此外,東西方文化對於驕傲情緒的教育有不同的觀點,我們總是被教導要謙虛,即使有成就也不能感到驕傲,但西方文化教育孩子,對於努力而來的成就產生的驕傲情緒應表達出來,而且父母要努力維持那份情緒,讓孩子有成就感、持續努力,筆者亦贊同這樣的觀點。

    情緒表達與調節是有關係的,情緒調節會反應在情緒表達上。二歲以前的嬰幼兒身上就可以看到調節情緒的策略,如:咬手指、抓頭髮、挖耳朵,由於語言表達能力欠佳,所以這些是嬰幼兒不安時常用的轉移注意力策略,如果孩子已經超過三歲還經常有這些行為,可以探討孩子不安的原因或事物。幼兒需要經過較長時間的學習才能掌握合宜的情緒表達,因為在3-6歲階段,大腦前額葉皮質(prefrontal cortex)才開始迅速發展,進而帶動執行功能(executive function)的發展,包含抑制、快速轉移注意力,而執行功能的技巧能協助幼兒改善社會互動,並能夠抑制浮躁的情緒、彈性地解決社交問題,所以此時幼兒可以開始能理解,不管理情緒產生的恣意行為會對社交有害,進而改變情表達的方式(Berman & Motamedi, 2015),因此,孩子上了幼兒園以後,可以逐漸從團體生活中學習到情緒調節的重要性、增進社交技巧。

    相較於情緒認知,情緒調節與表達受後天影響較大,學習負面情緒的調節,可以進行親子繪本共讀,介紹故事主角負面情緒產生原因與過程、結果、以及恢復平靜的策略,也可以採用角色扮演等方法。身教也是相當重要的一環,若父母經常一言不合就大吵或動手,幼兒可能不懂父母爭吵的內容,但是他會學到負面情緒表達的強度,久而久之,高強度的宣洩情緒可能成為他調節情緒的策略。此外,由於恐懼情緒是人類最難調節的情緒之一,所以教孩子不要怕這個、沒什麼好怕的,孩子還是一樣害怕是正常的喔!父母可以用一些技巧,如:轉移注意力來幫助幼兒調節情緒。


點擊後回到頁面內容頂端